浮游矶钓基础知识之十四:二段式钓组详解

在海洋资源日益匮乏而钓鱼人口快速膨胀的今天,期待像以往一样随便绑副钓组丢进海里就会有鱼大咬的境况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矶钓人常常碰到的情况是:丹锥浮漂缓慢小心地下沉十几公分就会停止或者接着又浮上来;甚至更严重的是明明钓点的环境、潮水等各种情况都还不错,而你的丹锥却始终不能出现期待的下沉信号,收回钓组有时候却能够发现南极虾上出现被啃咬的齿痕或者干脆被盗饵。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钓场的鱼越来越少,难以形成群鱼争抢的境况,钓场剩下少量的目标鱼被你的诱饵引到标点后,它们的索饵变得越来越刁钻。特别是在冬春低水温季节、一些水清且比较浅的环境、夏秋季节艳阳高照又无风无浪的天气、一些水流缓慢的钓场等条件下,鱼难钓就

在海洋资源日益匮乏而钓鱼人口快速膨胀的今天,期待像以往一样随便绑副钓组丢进海里就会有鱼大咬的境况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矶钓人常常碰到的情况是:丹锥浮漂缓慢小心地下沉十几公分就会停止或者接着又浮上来;甚至更严重的是明明钓点的环境、潮水等各种情况都还不错,而你的丹锥却始终不能出现期待的下沉信号,收回钓组有时候却能够发现南极虾上出现被啃咬的齿痕或者干脆被盗饵。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钓场的鱼越来越少,难以形成群鱼争抢的境况,钓场剩下少量的目标鱼被你的诱饵引到标点后,它们的索饵变得越来越刁钻。特别是在冬春低水温季节、一些水清且比较浅的环境、夏秋季节艳阳高照又无风无浪的天气、一些水流缓慢的钓场等条件下,鱼难钓就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鉴于此,你除了采用更敏锐的钓组以及更细腻的技术才可能有所收获外,别无他法。因此,近些年来除了在钓组的使用上将丹锥体积、承重变得越来越小型化的同时,还出现了针对“鱼难搞”的各种特殊钓法。比如将钓组调整为负浮力而使整个钓组都下沉的“天狗钓法”,目前盛行的“全游动钓法”等等。

虽然“全游动钓法”以及“天狗钓法”在理念上都是通过使钓组(特别是线组)的自然下沉达到“诱钓同步”并能够将鱼的索饵反向拉力减至最低,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鱼的索饵警惕性,但这两种钓法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做保证:一是钓场具备足够的水深,二是需要一定的水流做保证。因此,对于更容易出现刁钻鱼情的近矶浅场,施展“全游动钓法”或者“天狗钓法”并不靠谱。

另一种解决的方案是靠降低丹锥浮漂体积和承重力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对于钓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轻口鱼(比如钓梭鱼或者鲻鱼),丹锥的体积究竟可以减小到多大才能具备足够的灵敏度?当然,如果丹锥能够设计成淡水浮漂的体积大小以及形状当然就会具备足够的灵敏度,但我们不要忘了浮漂是在大海里使用,大海是有风、有浪、有潮流的环境。因此,在考虑浮漂灵敏性的同时还需要兼顾浮漂的乘流性、稳定性、可操控性。别的方面不说,仅从方便抛投角度考虑,太小型化的丹锥浮漂恐怕就难以胜任对抛投的要求。

几十年前,从矶钓的发源地日本出现了一种“二段式钓组”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其钓组由一个体积很小的信号浮漂同一个适合抛投的助投浮漂共同组成,从而将助投、反应鱼讯、乘流、打斜子线、显示钓组位置及潮流状况等功能分配给了两个不同的浮漂来担当。以下我们对“二段式钓组”的结构、功能、使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二段式钓组”的结构(附图一)


 

在主线上穿上一颗助投浮漂,然后组装上一个卡拉曼棒,接着穿上一个信号浮漂插座,插入信号浮漂,在信号浮漂的下方夹上一颗调整信号浮漂浮力的咬铅,拴上八字转环,在八字转环下方根据设定钓棚深度拴上相应的子线、鱼钩,一副“二段式钓组”就组装完成。

(附图二)


 

在组装“二段式钓组”时,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在穿助投浮漂之前,主线上可以打线结、装挡豆,也可以不打线结、不装挡豆。习惯上我会在助投浮漂的上方打一个线结做为满潮时的最大钓棚深度记号,以便于随时调整钓棚深度时做到心中有底;二是为了避免抛投时信号浮漂同助投浮漂之间互相缠绕,卡拉曼棒同信号浮漂插座的距离应该保持在3050公分的距离;三是为了避免抛投时信号浮漂同子线互相缠绕,信号浮漂应该采取从下方插入浮漂插座的方式。

从“二段式钓组”的构成不难看出,组装好的钓组既达到了提高钓组灵敏度的目的又具备了很好的稳定性以及抛投能力。但是,“二段式钓组”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由于信号浮漂是固定在主线上,钓棚的深度决定了信号浮漂以下的钓组长度,一旦需要攻击深水时,受到鱼竿长度的限制,信号浮漂以下过长的钓组将造成抛投十分困难。因此,按照目前矶钓竿比较普遍的18尺长度来看,“二段式钓组”在攻击4米以上钓棚深度时将非常吃力。

二、“二段式钓组”中两个浮漂的作用

如果我们简单的认为“二段式钓组”将本来应由一个浮漂承担的功能一分为二仅仅只是为了提高钓组灵敏度的话,说明对“二段式钓组”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二段式钓组”在提高钓组侦查鱼讯能力的同时,也对钓组的操控以及水下钓组的顺畅状态起到了非常大的改良。首先,普通式半游动钓组或者移动式钓组在实施N字型拖摆操控过程中,当需要控带钓组制停丹锥浮漂时,手法不细腻的人会出现控带钓组太突然以及控带幅度太大从而造成钓饵、子线突然上升且上升较高的情景,当需要放松母线时同样会出现线组(特别是子线、钓饵)归位太突然的问题。而“二段式钓组”中由于增加了一个助投浮漂,当我们在操竿控线时主线从助投浮漂的出线孔中通过并将操控力量贴着水面平行传递给信号浮漂,对于信号浮漂以下钓组来说,操竿控线的力量只会造成信号浮漂停止顺流前行、钓饵带动着子线前行并稍微上扬的效果;同样,当放松钓组时,钓饵带动着子线下沉归位的动作也比较舒缓。这样就解决了操竿控线时的张线过度问题,最终除了能实现钓饵前行的打斜效果外,钓饵的动态也更自然,更容易激发鱼捕食的欲望。因此说,助投浮漂的作用除了助投外,还具备提高钓组操控能力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再从信号浮漂角度进行分析:出于灵敏度方面的考虑,信号浮漂当然应该设计成体积非常小、承重能力非常低的款式。而这一轻巧的特点又恰恰有利于制造钓饵前行的顺畅状态,特别是在水流力量小到甚至都不能推动一颗小咬铅时,使用G1以下直至零号的信号浮漂组合成的子线全漂钓组,能够确保线组顺利达成舒展状态,钓组的威力就更加得以显现。另外,信号浮漂也并非只限于穿在主线上使用,小型信号浮漂直接穿在子线上使用从而带来的变化更多,特别是将其调整成微沉状态后就成了一个具备天狗浮漂或者潮受作用的小东西,从而使钓组具备了诱钓同步、全层搜索的功能。

三、“二段式钓组”的使用

“二段式钓组”适合所有浅钓棚近距离的钓场使用,但最适合“二段式钓组”大显身手的使用时机还是在风浪不大的环境中对付吃口轻、滑的刁钻鱼情。在具体使用时,信号浮漂的使用是最具变化的。首先从浮漂调整方面讲,信号浮漂的调整应尽量调整成浮漂顶部平水状态,这样鱼讯反应才会更加灵敏,才能更有效降低鱼索饵的警觉性。当然,在有浪并且钓得比较远的情况下调整浮漂还要兼顾到浮漂的视认性,起码要能够让使用者清晰地辨认出鱼讯,这时就要适当减轻咬铅配重使信号浮漂露出水面多一点;其次是前面已经说过,小型信号浮漂可以装在子线上使用,当信号浮漂装在子线上做为子线浮漂使用时,助投浮漂则主要采用够重量的小号中通式丹锥浮漂来担当,同时主、子线连接一般采用直结而抛弃八字环做为连接体。在浮漂调整方面,子线浮漂除了可以调整成平水或者露出水面的状态外,更多时候是将其调整成沉水状态。子线浮漂在子线上的位置也可以根据流水情况随时调整,既可以靠近直结近一些也可以靠近钩子近一些,一切都依流水情况以及希望线组达到的状态而定。另外,当我们将子线浮漂调成沉水状态使用时,钓组只能攻击浅钓棚的束缚被打破,深水也就难不倒这个钓组了。

以上我们了解了基本的“二段式钓组”,接下来我们再简单了解一下由“二段式钓组”进一步衍生出来的“阿达利钓组”、“连横钓组”以及所有这些钓组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阿达利钓组。

(附图三)


 

由于“二段式钓组”在逆风抛投时主线同子线比较容易缠绕,因此在需要远距离抛投时就会显现出不给力的窘境。于是,日本的一位钓鱼名人村上雅昭就将其进一步改良,在助投浮漂同信号浮漂之间增加了一段质地较硬的中继线和一个具备浮力的中继浮球。其钓组的组合方式是:在主线上打线结、安装挡珠(也可以不装线结和挡珠)、助投浮漂、防撞豆、八字环、中继线、安装中继浮球、穿上浮漂插座并插上信号浮漂、八字环、拴子线、夹咬铅(视流速可以不夹)、拴钩。

从这一钓组变化中可以看出,“二段式钓组”同“阿达利钓组”的区别在于钓组中多了中继线和中继浮球。那么这两样东西的作用是什么?首先,由于中继线采用的是较硬质地的专用线或者由粗碳素线来代替,由于此线具有不容易弯曲的特性,从而降低了抛投时主线同子线的缠绕机会。而中继浮球的作用首先是用来平衡中继线本身的重量;其次是因为中继浮球本身也有重量,可以进一步起到助投的作用;再次是中继浮球可以协助信号浮漂显示鱼讯。特别是在浪大的环境中,灵敏的信号浮漂经常会在浪中沉浮摇摆,有了中继浮球就增加了钓组的抗浪性;最后,在拖摆操控钓组时,操控钓组的作用力首先通过助投浮漂的出线孔作用于中继浮球,再通过中继浮球传递给信号浮漂以及水下整个线组,从而使操控时张线过度的不利因素得到进一步缓解。

由此可以看到,“阿达利钓组”虽然非常复杂,但相比于“二段式钓组”,“阿达利钓组”具有更好的抛投性、稳定性、可操控性。

(二)连横钓组。

(附图四)


 

在“阿达利钓组”的基础上,将中继线上的中继浮球和信号浮漂取下,改用“目印”来替代这两样东西就成为一个“连横钓组”。其钓组组成是:助投浮漂、防撞豆、八字环、中继线、间隔几厘米固定一个目印在中继线上(一般45个即可)、八字环、子线、夹咬铅(视水流情况可以不夹)、拴钩。

这里有个日本名词叫“目印”比较难理解。它是指固定在线上用来显示钓组位置的小物件。例如它可以是一个颜色鲜艳的毛线、羽毛、具有浮力的彩色塑料小球等等。穿在“连横钓组”中继线上的“目印”一般是由一些具有很小浮力的小椭圆塑料球构成,球体上留有可以穿中继线的小孔。使用时将它们固定在钓组中作为信号浮漂,从而起到显示鱼讯的作用。

其实,我们在买不到专用“目印”时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出很好的“连横钓组”:大家应该都知道淡水传统钓的“七星漂”吧?对头,就采用淡水“七星漂”的材料禽类羽毛梗穿在中继线上就是一组很好的“目印”。这样看来,“连横钓组”其实也并不复杂,说通俗点,“连横钓组”无非就是个增加了助投浮漂的“七星漂”钓组。

(三)二段式钓组及其衍生钓组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二段式钓组”及其衍生出来的“阿达利钓组”、“连横钓组”由于钓组中的小物件很多,因此最可能造成的使用困扰是在抛投钓组的时候容易产生缠绕在一起的问题。因此在抛投钓组时必须保证让钓组落水呈现子线在前、信号浮漂、助投浮漂在后的状态。其做法是:向钓点投出钓组后,当钓组差不多接近水面的时候用手指压住主线使主线停止出线,以造成钓组在接近水面时来个急刹车,使助投浮球、信号浮漂、子线借助惯性力量顺直成一条直线入水。

另外,在使用“二段式钓组”、“阿达利钓组”、“连横钓组”作钓时对钓棚的要求也非常高。底钓时必须精确掌握钓点水的深度才能保证钓组不挂底。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真正使用“二段式钓组”及其衍生钓组的高手都是自己制造钓棚,也就是必须根据目标鱼的特性充分施展诱饵策略将目标鱼调动到自己设定的钓棚深度。当然,这种策略对付能够被诱饵引起来的鱼比较容易些,而对付黑鲷等不太愿意离开隐身障碍物的鱼就相对困难些,但是,困难并不等于做不到。

至此,“二段式钓组”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钓组就全部介绍完了。不过最后还是要交代一点:钓组只是器,影响钓况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虽然此篇文章的题目中将“二段式钓组”称为“敏锐利器”,但并非是绑了个“二段式钓组丢进海里就可以狂拉大鱼,能够保证其充分发挥威力的前提是能够有效合理的操控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