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矶钓基础知识之二十八:制作矶钓诱饵的技巧

目前使用最多的诱饵材料首推南极虾。虽然南极虾产自南极,非垂钓者当地鱼类所熟悉,但其蛋白质含量极高,几乎占到了身体的75%,而且蛋白质转换后形成的氨基酸几乎涵盖了目前我们知道的所有氨基酸种类,因此南极虾对于任何海域的大多数鱼类都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再加上容易保存和购买方便的原因,因此,虽然价格上高一些但仍是多数矶钓爱好者的首选。

要想使诱饵具备上面提到的六大要素,就必须从诱饵的材质、配比、制作方法上掌握一定的技术。

1、适合制作诱饵的材料。

1)主饵材料。这方面说简单其实很简单,只要鱼喜欢吃的东西都可以作为诱饵来使用。比方说:小鱼虾、贝类、藻类等等。不过,从哪里找到大量的这些诱饵素材就比较成问题了。

目前使用最多的诱饵材料首推南极虾。虽然南极虾产自南极,非垂钓者当地鱼类所熟悉,但其蛋白质含量极高,几乎占到了身体的75%,而且蛋白质转换后形成的氨基酸几乎涵盖了目前我们知道的所有氨基酸种类,因此南极虾对于任何海域的大多数鱼类都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再加上容易保存和购买方便的原因,因此,虽然价格上高一些但仍是多数矶钓爱好者的首选。

不过,有人片面夸大了南极虾的作用,甚至认为它是海钓中的特效饵而非它不用,这种对南极虾效果过分迷信的做法并不可取。

假如在当地能够比较方便地购买到其它替代品,实际的使用效果也并不比南极虾差。本人在胶东半岛夹板虾、小白虾大量上市的季节就经常购买渔船刚捕捞的这些小虾做诱饵,由于这些小虾是当地鱼类经常吃的食物,鱼对它们比较熟悉,因此实际诱鱼效果比南极虾有过之而无不及。同南极虾相比,本地虾除了比重略重,在沉降速度上不如南极虾轻飘外,其它方面并不逊色于南极虾。

另外,即使本地较难买到新鲜小虾也仍然可以找到南极虾的替代品。目前各地超市都可以购买到毛虾皮,而且价格非常低廉。这些毛虾皮实际上是海里的小毛虾经脱水加工处理后的产品,用来作为诱饵效果也不错。当然这种加工后的产品相比于新鲜小虾或者冰冻南极虾在鲜腥程度上存在一定差距是事实,但如果垂钓现场周围没有人使用南极虾或者新鲜海虾当诱饵,使用这个东西也具有非常好的效力。

2)诱饵粉。在选择了主饵后,一般情况下,主饵还需要诱饵粉的配合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因为主饵的性质单一,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搭配不同诱饵粉来增强诱饵的使用效果。

按照诱饵粉生产厂家的宣传,诱饵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整饵料的物理状态和增强饵料的化学诱引效果两方面。调整饵料的物理状态一是指调整饵料的黏度利于抛投或扩散,二是指调整饵料的比重使饵料具有不同沉降速度,三是制造雾化、亮闪效果;而增强饵料的化学诱引效果则主要体现在改善饵料味道或激发主饵味道方面。比如通过增加蚕蛹粉、鱼粉增加腥味,通过发酵增加香味等等。不过在我看来,多数海水鱼最喜欢的味道仍然是主饵的鲜腥味道,至于诱饵粉的辅助味道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却值得怀疑,也许其商业目的大于实际使用价值也不得而知。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不多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如果单独从诱饵粉的物理性质方面分析,诱饵粉同样也可以由其它一些东西替代。比如鸡饲料、狗饲料、豆腐渣、红土、麦片、麸皮甚至海沙等等,这些东西通过不同的搭配也同样具备可以增加黏度或者降低黏度、增加比重或者降低比重以及制造雾化效果的作用,但价格上则比商品诱饵粉便宜很多。具体使用中只要大家清楚:畜、禽饲料泡水后有一定黏度,麦片比南极虾下沉速度更快,豆腐渣、红土可以制造不同颜色的雾化效果,麸皮、海沙有调整黏度和比重的作用等,然后再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适当调配。

2、制作诱饵的技术。以下我们重点从诱饵的物理性能方面进行探讨。

1)主饵的使用。常用的主饵主要是南极虾、本地小虾、毛虾皮三种,当然,台湾也有使用福寿螺诱钓黑鲷、北方也有用贻贝砸碎后诱钓黑鲷的方法,但这两种贝类诱饵的比重几乎无法调整,不在研究范围。

①南极虾的使用。使用南极虾比较简单,方法是在使用前将南极虾砖进行解冻,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同诱饵粉进行搭配即可。现场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南极虾是整虾用还是铲碎用。南极虾整用同铲碎二者的区别是:铲碎的南极虾下沉速度快,在闹小鱼时能够延长小鱼吃光诱饵的时间;整虾目标明显,下沉速度慢,漂流距离长,但很容易将鱼喂饱。

②本地新鲜海虾的使用。本地虾一般个头比较大,比重大于南极虾,长距离诱引效果不如南极虾。在控制钓棚方面,本地虾对于制造鱼离底到中上层抢食的效果也不如南极虾优异,因此适合在水深、流快并以底层鱼为目标时使用。应该注意的是,一些个头比较大的海虾如果整虾使用则更容易将鱼喂饱,因此在使用时应该将其剁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再掺入诱饵粉进行配比。

③毛虾皮的使用。毛虾皮由于是脱水产品,其比重相当轻,直接使用会浮在水面不能下沉,因此必须在使用前先将其泡水30分钟以上,使其吃足水增加比重。但吃足水的毛虾皮比重仍轻于南极虾,因此不太适合在水深、流快的水域使用,但远程诱引效果比较好。使用时要根据水深、流速决定同诱饵粉的配合方法。

2)诱饵粉的使用。目前诱饵粉根据物理性质大体划分为四类:一是比重大黏度高,二是比重大黏度低,三是比重小黏度高,四是比重小黏度低。这四种不同类型诱饵粉,可以分别用在不同的场合,其使用的依据是:因为水深不同则影响到诱饵的下沉深度和扩散程度,这时考虑的重点是诱饵的比重和黏度;因为浪况大小不同则影响到诱饵的扩散速度,这时考虑的重点是诱饵的黏度;因为流速快慢不同则影响到诱饵的扩散速度和所制造钓点的位置,这时考虑的重点是比重和黏度;因为风力大小不同则影响到诱饵的抛投距离,这时考虑的重点是诱饵的黏度和比重;因为目标鱼不同会造成选择钓棚的深度也不同,要重点考虑诱饵的比重。

①比重大黏度高的诱饵粉。其特性是下沉速度快、扩散速度慢、诱引范围小。这种诱饵粉适合用在浪大、流快、水深、远投的场合,钓底层活动的目标鱼比较有利。

②比重大黏度低的诱饵粉。其特性是下沉速度快、扩散速度快、诱引范围大于前者。这种诱饵粉适合用在浪不太大、流比较快、不需要远投的深水,仍以底层对象鱼为主。

③比重小黏度高的诱饵粉。其特性是下沉速度慢、扩散速度慢、诱引范围小。这种诱饵粉适合用在浪大、流快、水浅的环境诱钓中上层对象鱼,也可以用在浪大流缓的中深场,具有不错的远投能力和一定的调整钓棚能力。

④比重小黏度低的诱饵粉。其特性是下沉速度慢、扩散速度快、诱引范围大。适合钓不需要远投的小浪、缓流、浅水钓场,以中上层对象鱼为主,具备较强地调整钓棚能力。

⑤以上诱饵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几种搭配到一起使用。

3)制作诱饵的具体方法。每次到一个钓场要制作诱饵时,必须首先综合考虑现场的水深、浪况、流速、风力、钓点远近、以何种鱼为对象鱼,然后据此再决定当日诱饵的材料以及制作方法。

①混合调制。将已经解冻的南极虾(或其它虾)根据需要做出是否铲碎的决定,然后加入海水、诱饵粉,利用虾铲进行搅拌。制作时要注意,加入海水时不要一次加太多,要分次逐渐加入,这样制作出的诱饵才会干湿适度。

(图四十五:混合调制的诱饵)


 

②分别调制。将诱饵粉直接加入适量海水进行搅拌,调整成适当干湿状态后置于诱饵袋一侧,然后将解冻好的南极虾置于诱饵袋另一侧,使用时根据每次需要的南极虾数量用诱饵勺将其拨到已经调整好的诱饵粉中稍作混合即可抛撒。

(图四十六:分别调制的诱饵)


 

另外,也可以先用一半比例的南极虾同全部诱饵粉混合后加水调制好,另一半南极虾则不混合到诱饵粉中,使用方法同上。比如正常比例如果是2块虾砖配合1袋诱饵粉的话,就先用1块虾砖的量同1袋诱饵粉混合调制好,将其置于诱饵袋一侧,另一半化开的南极虾直接放置于诱饵袋另一侧,每次撒饵时根据所需南极虾的比例再决定是否进行二次混合。

③以上两种调配方法的区别。混合调制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容易掌握,被多数钓友经常采用。但采用这种方法调整好诱饵后,虾同诱饵粉的比例以及饵料的黏度就不能再随意改变了。另外,这样制作好的诱饵中的南极虾汁液也容易被诱饵粉吸收过多,导致南极虾的外型干瘪;而采用分别调制方法虽然在使用时麻烦些,但可以变通的余地大,每次撒诱饵时,想让南极虾比例大点或小点都可以办到,每次需要的诱饵松散度也可以随时掌握,有利于更充分地施展诱饵策略。

④加水量同黏度的关系。制作诱饵时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诱饵的黏度并继而影响到诱饵的扩散性。加水量少、诱饵制作比较干时,饵料的黏度强,扩散性差;加水量太多、诱饵制作的像稀饭状态后,饵料黏度很差,入水很快就会散掉。使用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一特性调整饵料状态。比如在浪不大、流不快、水不深又不需要远投时,碰巧我们只带了黏度大的诱饵粉,在制作诱饵时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过量加水的方法将扩散速度并不快的诱饵调整到合适的扩散速度。

⑤南极虾砖最好提前解冻,调制诱饵要尽量在现场进行并且不要一次全部调制完。不解冻的南极虾壳内会存有空气继而影响其下沉速度,因此最好提前解冻使它吸足虾汁。如果来不及提前解冻,在现场用虾铲将虾砖铲开后应该先倒入一些海水静置一段时间,让虾吸足水分再加入诱饵粉进行调制。

很多人喜欢事先在家中就将诱饵调制好,然后直接带到钓场使用,这样的做法会使诱饵粉过早地榨干南极虾的水分,其结果虽然有助于诱饵粉颗粒将南极虾味道扩散出去,但被榨干汁的南极虾会变小并使虾肉的分解速度加快,特别是在气温高时,这种分解变质的情况尤为严重,甚至会出现完整的南极虾最后只剩下一些虾皮的情况。因此,调制诱饵采取在现场根据情况分几次调制的方法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