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头疼的入侵物种,在中国被吃成了濒危……
对于我们大吃货国来说,所有物种都可以划分为两类:可食用和不可食用!对于那些泛滥的入侵物种,到我们这过一段时间就成了濒危动植物……真是太可惜了啊!
1、小龙虾
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动物,生命力极其顽强,20世纪初随国外货轮压仓水等生物入侵途径进入我国境内。
小龙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横行霸道无人能治理,如此霸道的小龙虾就这样栽倒在吃货帝国的嘴下!在我们中国人强大的胃面前也只能靠人工养殖才能继续生存。
2、牛蛙
独居的水栖蛙,因其叫声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故名牛蛙,为北美最大的蛙类。因为恐怖的外表和生腥的味道让他在欧美一些国家横行霸道。
但是进入大吃货帝国后,聪明的中国厨师们用泡椒、辣椒、花椒这些东西轻易的化解了牛蛙肉的腥膻。在中国人面前,它就是野味,由于野生数量少,现也只能靠人工养殖来满足国人的胃口。
3、亚洲鲤鱼
又称为银鲤,可以长成重量超过100磅的大鱼,最初,引进它是为了清理美国南部鲶鱼池的海藻。由于数量增多,一些鲤鱼溜进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在这里,它们迅速泛滥成灾。
在中国,鲤鱼能够做成极其美味的佳肴,但由于过度捕捞,野生环境几乎绝迹。所以在美国中部,有许多渔民开始捕捞银鲤,经过加工处理后卖往中国。能把这样的一种鱼吃到近乎灭绝……壮哉我大吃货帝国。
4、缅甸蟒
也有人称为缅甸岩蟒,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据当局统计,有3万多条缅甸蟒蛇出没于沼泽地国家公园,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种外来的蟒蛇天敌很少,而且当地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时常受到它们的侵害。
在中国会捕捉蟒蛇直接饮食。以至于在中国,包括周边缅甸之类的国家,缅甸蟒属于濒危物种。
5、罗非鱼
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
而目前,罗非鱼在中国的生存状态,最密集的区域是——烤鱼馆。
6、蛇头鱼
因为这种鱼的头部外形和蛇非常类似,因此西方人称之为“蛇头鱼”。一旦蛇头鱼在池塘或湖泊出现,它们将吞噬掉任何它们可以找到的东西。外国政府为了毒死一条蛇头鱼,不惜污染整座湖。
这个鱼在中国叫神马?叫做黑鱼!是的你木有看错,就是我们吃烤鱼酸菜鱼神马的时候经常会点的,48块软妹币一斤的黑鱼!嗯,好吃!
7、斑马贻贝
是一种贝壳上具有斑马花纹形条纹的水生软体动物,原产于黑海地区,而现在这种软体动物已经遍布英国、西欧、加拿大和美国的水系。由于繁殖很快影响整个水体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西方政府每年花费巨大,来处理斑马贻贝。
在中国,斑马贻贝是一种叫海虹的海鲜,味道鲜美。晒干了叫淡菜,主要靠人工养殖。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
世界海产鱼类汞含量超标,原因让人堪忧
受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影响,海产鱼类的汞含量还可能会进一步升高
钓鱼杂谈 2019-09-09 -
新西兰一条珊瑚鱼拍X光片, 它的舌头出现骨骼, 这是怎么回事?
在一次偶然的研究过程中,新西兰的科学家发现,一条珊瑚鱼的骨骼X光片中显示出了类似于舌头的结构,甚至还有明显的骨骼。该发现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这种鱼的固有印象,科学家试图对此进行全面的研究。
钓鱼杂谈 2020-09-08 -
珠海庙湾岛海域,乘船悠闲海钓
之前一直在海岸上矶钓,特别羡慕那些乘船海钓的钓友们。正好赶上几个好友商量着一起租船去庙湾海域海钓,我就报名参加了。庙湾岛我的第一次乘船海钓,我来了。
钓鱼杂谈 2020-12-04 -
上海吴淞口沉船事故10名失踪者均被找到 确认遇难
红星新闻从多名家属及海事部门工作人员处获悉,今日上午,浮吊起吊,驾驶室顶棚最先浮出水面。搜救人员先在轮船三楼发现两名遇难者遗体,又在轮船二楼找到一人。
钓鱼杂谈 2018-07-30 -
一个在职场打拼的钓鱼人
那时候我不知道钓鱼是什么样的体验,但是我就是在梦里钓起了一条又一条的大鱼,好大好大,现在才知道,原来那么大的鱼,大约是十几斤。
钓鱼杂谈 2020-09-06 -
他们没有国籍, 不受任何约束, 眼睛进化异于常人, 吃得比谁都好
巴瑶族是最后一支海洋游牧民族,数百年来,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东南亚海域,甚少踏足土地。巴瑶族的人在还不会走路时就先学会了游泳,因为潜水是他们每日必须的活动。
钓鱼杂谈 2018-12-13 -
请把垃圾带回家!
海洋的某个角落,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钓鱼杂谈 2020-11-05 -
水下4500米的世界长什么样?跟着“深海勇士”去潜水!
当前,国产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在印度洋执行深潜任务。过去的两个月中,“深海勇士”号在这一海域,多次下潜对海底的热液系统进行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生物学的考察和取样工作
钓鱼杂谈 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