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鬼鲨首次在北半球被发现 分布跨越太平洋
海洋生物学家声称,这种深海尖鼻蓝银鲛之前只在太平洋东南部海域被发现过。
据国外科技新闻网站报道,海洋生物学家们曾经在太平洋东南部海域发现的一种深海鱼类已经再次在夏威夷群岛和加州中部海岸附近出现。这种鱼类被科学家们称为尖鼻蓝银鲛,它们也有着深远鬼鲨的称号。它们是巨大的深海鱼类,体长大概有1.2米,通常生活在610到2000米的水域范围。
研究人员称:“尖鼻蓝银鲛是非常具有特点的银鲛物种,通常具有以下特征:蓝灰色或者淡蓝色的色彩,尖形鼻子,在眼眶周围有着暗色着色,体侧线边缘有着暗色阴影等。它们体型虽然庞大,但却非常细长,头部狭窄而且尾部逐渐变细。”这种蓝银鲛通常会与巨大的大西洋兔银鲛一起被捕获,这说明两种鱼类的生活水域或许在某些地方出现了重叠,但是尖鼻蓝银鲛的独特色彩和尖鼻子让它很容易区别。
尖鼻蓝银鲛的名字最早是在2002年被命名的,当时科学家们的了解是这种鱼类生活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喀里多尼亚附近的海域。但是《海洋生物学记录》杂志最近发表的一份论文中称,此前这一物种尚未在北半球的任何地方被发现。
在2009年,蒙特利湾水族馆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与太平洋鲨鱼研究中心和加州科学院的海洋生物学家一起合作,在加州湾的水域鉴定了一种新的鬼鲨物种。其中一些科学家曾经在远程操控无人潜艇探索加州中部海域时也观察到过鬼鲨。他们并不确定他们观察到的鬼鲨确切种类,但是他们知道这种鱼类与之前在加州海域识别过的两种鬼鲨物种都不相同。
在最新发表的论文中作者列举了证据,表明他们在蒙特利湾附近海域发现的这种尚未识别的鬼鲨物种事实上与之前只在太平洋东南部海域识别的鬼鲨物种是同一物种。这篇论文引用了三位不同银鲛专家的观点,他们都曾经观看过蒙特利湾水族馆研究中心远超遥控潜水艇拍摄的视频,并且认定这种鱼类就是尖鼻蓝银鲛。
-
如何处理芋螺(鸡心螺)刺伤
芋螺又名鸡心螺,是腹足纲芋螺科动物的总称。全世界约有700种,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栖息于岩石、珊瑚礁、泥沙的海底和潮间带与潮下带浅水区。根据芋螺的猎物不同,可分为3类:①食虫芋螺,约占全部芋螺的70%左右,常见的有象牙芋螺、方斑芋螺;②食螺芋螺,常见的有织锦芋螺、黑芋螺等;③食鱼芋螺,种类较少,但毒性最强。可刺伤脊椎动物和人,导致中毒甚至致死。常见的有地纹芋螺、马兰芋螺、线纹芋螺等。
钓鱼杂谈 2020-11-18 -
珠海庙湾岛海域,乘船悠闲海钓
之前一直在海岸上矶钓,特别羡慕那些乘船海钓的钓友们。正好赶上几个好友商量着一起租船去庙湾海域海钓,我就报名参加了。庙湾岛我的第一次乘船海钓,我来了。
钓鱼杂谈 2020-12-04 -
蛤蜊是什么?我们平常赶海应该怎么挖蛤蜊?
蛤蜊是一种常见的海鲜食材,它的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赶海挖蛤蜊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许多人在周末或假期都会前往海滩挖掘蛤蜊,享受一种轻松愉悦的体验。
赶海 2023-04-15 -
新西兰一条珊瑚鱼拍X光片, 它的舌头出现骨骼, 这是怎么回事?
在一次偶然的研究过程中,新西兰的科学家发现,一条珊瑚鱼的骨骼X光片中显示出了类似于舌头的结构,甚至还有明显的骨骼。该发现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这种鱼的固有印象,科学家试图对此进行全面的研究。
钓鱼杂谈 2020-09-08 -
请把垃圾带回家!
海洋的某个角落,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钓鱼杂谈 2020-11-05 -
[赶海] 2020-06-27
[视频]阳江埠场镇山外西沙滩“赶海挖沙螺”全攻略
这里不仅仅能够挖到蛤子,还能够挖到“沙螺”,就是我们平常在外面吃海鲜粥的那种沙螺
-
囚禁100个“孩子”后卖给中国?全球最残忍监狱仍在营业:今夜,丧钟为人类而鸣…
监狱,本是为穷凶极恶的罪犯而设。在俄罗斯远东的纳霍德卡港,却有一个特殊的监狱,囚禁着100多头鲸鱼。其中大部分仍是幼鲸。
钓鱼杂谈 2019-01-15 -
[赶海] 2021-03-31
[视频]海陵岛“网红海螺圣地.亚洲”赶海攻略
海陵岛闸坡附近有一个赶海圣地叫亚洲,退潮的时候可以步行到对面的小岛赶海。